凈水器在競爭中提技術含量方可抵制屢遭詬病
發表于: 來自:互聯網
凈水器行業發展至今,一直在市場上跌宕起伏,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在智家電看來,關鍵就是這個行業的質量門檻過低,一味地追求低價,一味地追求概念炒作吸引眼球,卻忽視了對質量的堅守。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及健康概念的家電產品受到消費者的強烈關注,不過與健康息息相關的凈水器市場仍未出現明顯回暖的跡象。奧維云網推總數據顯示,今年前十個月凈水市場整體銷售額180.2億元,同比下滑25.1%,繼續延續去年的下滑態勢。之所以出現如此大的反差,根本原因在于凈水器非但沒有起到健康的作用,反而還存在健康隱患,對消費者的飲水健康造成巨大威脅。
有媒體公開報道:住在長沙的高女士,發現自家兩個孩子都有鉛中毒的狀況,最終發現廚房中凈水器放出來的水“鉛”超標嚴重,凈水器變“毒水器”,流出來的水變成了“毒水”。近段時間曝出的“雅肯凈水器過濾器破裂漏水致業主損失2萬余元”的新聞也一時間將凈水器推上風口浪尖。
無獨有偶,央視《每周質量報告》也曾報道過凈水器的相關問題。北京市消費協會對9個型號的反滲透凈水器和12個型號的一般水質處理器(俗稱“水龍頭式凈水器”)進行調查對比,結果發現有的凈水器整機都存在衛生安全隱患,有的反滲透凈水器耗氧量不合格,導致過濾出來的水并不干凈,還可能影響人身體健康;而檢查的一般水質處理器(水龍頭式凈水器)中,也有兩款重金屬超標。
不止于此。據相關數據顯示,每年對凈水器的抽查結果并不樂觀。2015年國家監督抽查,發現凈水器不合格檢出率為30%;2017年國家監督抽查,發現凈水器不合格檢出率為34.9%,2018年不合格率達到49%,而2019年更是達到驚人的51%。同時,江蘇相關監管部門在2016年時,也對凈水器進行了抽樣調查,發現不合格檢出率為48.3%,風險檢測問題發現率為76.1%。
如此多的新聞曝光、日漸升高的不合格率致使整個凈水器行業不斷下滑,即使在疫情引發的健康關注熱潮的帶動下,依然沒有得到好轉。除了日益下滑的市場數據,凈水行業的相關企業注冊量也呈現大幅下滑。根據企查查數據,凈水行業自2017年相關企業注冊量達到2.91萬家后便連續下滑,截至2019年相關企業注冊量已降至2.11萬家,雖然今年前三季度新增1.03萬家相關企業,但相比去年同期仍下滑38.5%。
凈水行業已經有多年發展歷史,由于凈水器產品屬于改善類產品,在處于一二線市場階段遇頂的狀態下,企業間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加,伴隨價格戰的深化,單品盈利空間也呈現不斷下滑的趨勢。同時,消費者對用水健康、安全需求的增長,也對品牌和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導致小品牌的市場機會縮減,銷售情況反饋到上游,加大了后端壓力,進而影響到整個行業。
另一方面,凈水市場上眼花繚亂的產品宣傳,無形中讓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消費者增加了選購決策成本。而從品牌方面看,目前凈水器市場并沒有形成穩定的市場格局,也缺少引領行業發展的頭部企業,對于消費者來說,很難從數量眾多的品牌中選擇性價比高、質量過硬的產品。而不時曝出來的負面新聞又讓消費者望而卻步,大大限制了產品的推廣和普及,在一定程度是抑制了行業發展。
發展30多年以來的凈水器行業還存在諸多問題,但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必將在優勝劣汰的局勢中淘汰掉有安全問題的企業,因為良幣驅逐劣幣,產品質量的好壞是一件商品能否在市場上繼續存在的第一關,尤其是事關消費者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產品。
凈水器品牌想要在這個亂象叢生的市場中站穩腳,必須在競爭中提升自己的技術含量、產品創新和工藝質量,此外,針對品牌、渠道、產品、服務等方面的布局,也將影響未來其在凈水市場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