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和發展層面看被動式建筑政策對新風行業的要求
發表于: 來自:互聯網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總定位后,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積極調控,我國房地產行業由快速發展進入平穩發展的新常態。實施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不僅需要政策支撐,還需要技術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深入,對建筑行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時代發展的要求,促使建筑行業進入一個技術大變革時代,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裝配式建筑、被動式建筑、健康建筑等概念不斷推新,3D 打印技術、智能建造技術等新興技術與建筑技術不斷融合,建筑行業正處在一個技術嬗變期。被動式建筑屬于低能耗建筑的一種,目前是最為成功的可復制的低能耗建筑。被動式建筑離不開新風系統,被動式建筑的快速發展給新風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被動式建筑的發展
被動式建筑是將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太陽能輻射和室內非供暖熱源得熱等各種被動式節能手段與建筑圍護結構高效節能技術相結合建造而成的低能耗房屋建筑[1]。“被動式建筑”的概念由兩位歐洲科學家阿達姆森(Mr.Bo Adamson)和菲斯特博士(Mr.Wolfgang Feist)在1980 年代提出,1991 年在德國中部達姆斯塔特(Darmstadt)成功建造了世界上首座被動式建筑[2]。2009 年德國能源署在“德中同行—沈陽站”的活動中,大力宣傳了“被動房”理念,被動房理念開始進入中國;2009 ~ 2011 年是一個理念認知期,特別是2010 年上海世博會建了漢堡之家,給予大眾最為直觀的感受,加深了大眾對被動房的認知;2011 ~ 2016 年是技術驗證期,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主導下,通過中德合作項目在嚴寒地區、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陸續建設一批被動房樣板,對被動式建筑技術完成了有效積累,為被動式建筑地方標準制定提供了技術支撐;2017 年后進入了被動式建筑的快速發展期,一批地方標準陸續編制并發布,國家和地方政策給與大力支持,房地產企業開始持續發力,被動式建筑得以快速發展壯大;根據房地產行業發展趨勢,預計2030 年左右,被動式建筑將走過快速發展期進入平穩發展階段。被動房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如圖1 所示。
被動式建筑的目的是不依賴主動式的采暖和制冷來實現室內環境良好的舒適性,被動式建筑的突出特點是節能、舒適、經濟。實現被動式建筑的主要技術路線包括:無熱橋設計與施工、高效保溫系統、高效節能門窗、高效新風系統、嚴苛的氣密性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等。在嚴苛的氣密性要求下,要維持被動式建筑室內環境參數:室內空氣溫度在20℃~ 26℃、相對濕度在35% ~ 65%和室內CO2 濃度不大于1000ppm 時,在技術上如果沒有新風系統,這些技術指標是很難實現的。因此,高效新風系統是保證被動式建筑室內環境舒適性的關鍵環節。
被動式建筑對新風系統的技術要求
被動式建筑不同于普通建筑,對建筑材料和建筑設備有著更高的要求。在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北京康居認證中心的主導下,為了保證被動式建筑品質,制定了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產品入門技術要求和實施了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產品評審認定工作,并發布了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產品選用目錄,內容涵蓋了被動式建筑門窗、建筑材料、新風與空調設備等。
被動式建筑對于新風系統的要求與普通新風系統相比有三個突出特點:
2.1 更高的節能要求
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熱交換指標更高。被動式建筑新風機組的全熱交換效率≥70%、顯熱交換效率≥75%,遠高于GB/T 21087-2007《空氣- 空氣能量回收裝置》中全熱交換效率> 55% 和顯熱交換效率>65% 指標要求。主要是考慮到被動式建筑應充分回收排風余熱,減少室內熱負荷需求。二是強調全熱交換。被動式建筑新風機組更多要求全熱交換,也就是在顯熱交換的同時也能完成濕交換,有利于維持室內相對濕度的指標要求。三是對通風電力需求進行有效限定。被動式建筑新風機組通風電力需求ev≤0.45Wh/m3,這就要求新風機組需匹配更為節能的風機,以保證設備自身具備較低的運行能耗。
2.2 更高的潔凈要求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新風系統應設置過濾器,宜具有除霧霾功能。新風機組過濾器的過濾等級要在G4 以上,也就是保證對新風凈化要在中效過濾器以上,對于顆粒物≥5μm 的過濾效率要> 90%。支持鼓勵采用“粗效+H11”等復合過濾方式,對PM2.5 和霧霾也有很好的控制。二是熱交換芯非紙芯,宜具備自潔凈功能。由于紙芯易產生霉斑及滋生細菌會二次污染新風,被動式建筑對交換芯為紙芯進行了限制。
2.3 更高的低噪要求
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設備噪聲進行了限定,設備噪聲≤45dB(A);這就要求新風機組需要匹配低噪風機,同時加強設備系統優化設計。二是對新風設備間噪聲進行了限定,設備間噪聲≤35dB(A);要求設備間要采取適當的降噪、隔噪措施。三是對通風系統風速進行了限定,以降低室內風噪;室內主風管風速宜為2 ~ 3m/s、支風管風速不大于2m/s、送風口和回風口風速宜為2 ~ 3m/s。
新風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
3.1 標準體系問題
3.1.1 新風設備產品標準缺失
沒有明確的、針對性的產品技術標準和產品系列標準,嚴重制約著新風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對于新風機組的評審與檢測主要依靠國標GB/T 21087-2007《空氣-空氣能量回收裝置》、GB/T 34012-2017《通風系統用凈化裝置》、GB/T14294-2008《組合式空氣處理機組》等。沒有產品標準,就造成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造成產品標識、產品型號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產品的通識性、可比性、通用性無從談起。在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產品新風設備評審過程中,就遇到了產品標準風量標識問題,有180m3/h、200m3/h、250m3/h 標識, 也有183m3/h、215m3/h、263m3/h 標識,非常隨意、不規范。沒有標準,就談不上規范,這對新風行業的發展極其不利。
3.1.2 新風系統設計標準不足
對于新風系統的設計主要依靠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等規范中有關條文。2018 年12 月18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行業標準JGJ/T440-2018《住宅新風系統技術標準》,這是第一部關于新風系統的行業標準。該標準適用于新建住宅和既有住宅的新風系統的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該標準的發布,成為住宅新風系統設計和應用的基本遵循。對于公共建筑、工業建筑新風系統設計標準缺失;隨著被動式建筑的快速發展,被動式建筑新風系統設計標準急需制定。
3.1.3 施工技術規范缺失
JGJ/T440-2018《住宅新風系統技術標準》中對新風系統施工做了一些條文規定,對新風系統施工具備了一定指導意義,還未成為體系、還有欠缺,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制定更為詳盡細致的施工技術規范和施工圖集,以規范新風系統施工。
3.1.4 新風系統應用效果評測方法缺失
JGJ/T440-2018《住宅新風系統技術標準》中對新風系統檢驗、驗收做了一些條文規定,還有很大欠缺和不足,還需要制定新風系統檢驗、驗收規程和應用技術規程等。目前,新風系統廣泛應用于家庭、中小學校等與人們密切相關的生活環境中,但國內外尚缺少對新風系統產品在實際建筑(新建、既有建筑)中應用現場進行檢測和效果評估的方法和標準,使得對新風系統產品的后續跟蹤與評價、質量控制無法進行。因此,需要制定新風系統在建筑中應用效果測評方法。
3.2 技術問題
3.2.1 新風設備技術性能有待提高
新風市場的快速發展并不代表著新風設備技術完全成熟,新風設備技術性能距離人們的期望和市場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當前的新風設備還需要在換熱芯新材料研發、設備結構優化、低噪技術、潔凈技術、防凝防凍技術、整體封裝技術、智能化控制技術等方面有所提高。被動式建筑對新風系統技術性能要求更高,需要新風設備在技術性能方面有新的突破。
3.2.2 施工安裝技術亟待規范
施工安裝對新風系統運行性能影響很大,施工安裝不規范和野蠻施工對新風行業未來發展帶來致命傷害。施工安裝問題主要表現在:施工組織混亂、通風器安裝不規范、風管匹配不合理、風管材質不達標、風管過梁不規范、風管分流不規范、氣流組織不合理等等。施工安裝問題觸目驚心,特別是部分企業野蠻施工,對承重梁、承重墻隨意開孔破壞,給建筑安全帶來極大隱患,不僅要承擔加固賠償責任,還要承擔法律責任。施工安裝問題如圖2 所示。
如圖2 所示,圖(a)施工現場組織混亂;圖(b)存在三個主要問題,分別是新風機組安裝不規范、管道連接不正確、新風與排風交叉問題嚴重;圖(C)存在四個問題,分別是新風機組吊裝時機組頂面與樓板之間間距不足20mm、機組與風管連接應是長度為150 ~ 300mm 柔性接頭、直接變管徑、直接T 字連接管;圖(d)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對梁的破壞和管道集中問題;圖(e)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風管分流不合理和管道布局不合理;圖(f)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管道材質不正確、管道連接不合理。
3.3 市場問題
3.3.1 行業魚龍混雜,品牌不彰
近5 年,新風行業快速發展,市場容量逐年擴大,新風行業由原來30 多家品牌迅速擴張到近千家品牌,貼牌、盜牌比較普遍,“達芬奇”現象、噱頭炒作時有發生,正規品牌、正規企業被稀釋和弱化,不利于行業的良性發展。
3.3.2 無序競爭嚴重,市場混亂
開發商只關注自身利益,忽視產品品質,只關注低價中標,導致低端產品、劣質產品橫行,加劇了市場的惡性競爭,導致新風市場混亂。一些無良企業為了短期利益,虛標參數、夸大宣傳,加劇了新風市場的混亂。
3.3.3 忽視產品質量,品質不保
由于新風設備產品標準缺失,沒有明確的產品系列和產品性能指標體系,再疊加以市場無序競爭和市場監管不嚴,導致更多的企業只關注市場、不關注產品質量,使得“質量贏得市場、誠信鑄就品牌”成為空話。
3.3.4 同質化嚴重,創新不足
國內新風品牌眾多,大多是貼牌銷售,盡管品牌五花八門,但是設備型式大同小異,性能參數更是雷同者眾。“眼前經濟”導致生產企業只顧貼牌生產,銷售企業只顧貼牌銷售,大家都只顧著眼前的經濟利益,而不去考慮產品創新和行業發展,這種短視行為對行業的戕害是巨大的。
被動式建筑對新風行業的促進作用
被動式建筑是目前唯一可大面積復制、大范圍推廣的低能耗建筑,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有住建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更有一批房地產龍頭企業的積極參與,被動式建筑的快速發展已勢不可擋。被動式建筑的發展給新風行業提供了非常難得的發展機遇,未來的十年是被動式建筑高速發展期,新風行業也將伴隨著被動式建筑的發展得到快速發展。
4.1 新風市場因被動式建筑發展而快速擴張
目前,被動式建筑還處于發展初期,2017 年到2019 年,全國被動式建筑年開工面積由百萬平方米跨入千萬平方米,在未來的5 ~ 10 年,非常有可能跨入億平方米。中國房地產每年以近20 億平方米穩步發展,如果其中有一半是被動式建筑,那么,每年全國因被動式建筑而增加的新風市場產值就在千億元以上。
4.2 新風行業因被動式建筑發展而更加規范
被動式建筑對新風系統有更為嚴格的技術要求,對新風設備有入門門檻,特別是“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產品選用目錄”發布制度,將使優質企業凸顯出來,逐漸淘汰不良企業和貼牌企業,使行業發展規范有序。被動式建筑新風系統技術標準將會制定和發布,對新風系統標準體系是一個有益補充,將規范新風系統在被動式建筑中的技術要求和施工要求。
4.3 新風企業因被動式建筑發展而持續創新
被動式建筑需要有質量、有品質的設備,對技術指標的要求是嚴苛的,這就要求企業要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因為市場門檻的限制,將會促使新風企業更關注于產品的研發與創新,關注企業內在的提質增效,使得企業良性發展,行業更有活力。
結語
行業的規范與企業的自律是整個新風行業良性發展的基礎。行業的規范需要政府、行業、企業共同出力,要建立行業標準體系、市場監管體系;企業的自律需要企業要有發展的遠見,要有品質的堅守,要有創新的思維。被動式建筑的發展給新風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新風企業只有主動融入被動式建筑的發展中,才可能挺立在行業發展的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