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疫情各地交通系統嚴格布防 新風系統消殺工作有序推進
發表于: 來自:互聯網
截至8月27日,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國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但我國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特別是境外疫情擴散和人員輸入又帶來了新的挑戰,解封不等于解防,目前境外疫情持續高發,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輸入風險 、防控壓力仍然較大,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絲毫不能松懈。



疫情防控猶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城市交通就像城市的大動脈和毛細血管,做好交通疫情防控就能有效阻斷病毒在城市中的蔓延,遏制疫情的擴散。一個安全可靠的防疫交通系統,既強調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的交通發展,充分滿足城市日常運行的交通出行需求,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活力;又能在疫情發生時快速響應,及時阻斷疫情傳播,保障應急物資運輸,為廣大市民提供疫期的生活補給和安全必需的出行服務,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安裝新風系統可以有效通過增加新風量,來減少室內空氣的無序外溢。新風網特整理近期各地交通系統新風消殺防疫工作,向堅固的防疫戰線致敬,望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早日戰勝疫情。
武漢地鐵保證100%新風 每隔10天送風通道全消殺
雖然現在武漢屬于低風險地區,但是防疫仍舊不能放松,那么每天運送超過300萬人的武漢地鐵,又是如何對站內空氣進行消殺通風的呢?
在穿好防護服,配好消毒藥水后,文師傅就背著重達20斤的消毒箱開啟了一天的消殺工作,今天他主要對武漢地鐵洪山廣場站的送風通道進行消殺。
如今的武漢地鐵采用新風系統與空調組合模式實現100%新風,也就是說站內的空氣并非內循環而來,而是全部從外部抽取,這些新鮮空氣從風道抽進站后,將經過除塵、電子殺菌、風機和消聲四大步驟后,才能通過出風口傳送進公共區域,而文師傅正在做的,就是對組合式空調機的每一段進行單獨消殺,10分鐘下來他已經是滿頭大汗。
文師傅會在同事的配合下,對所有站內出風口進行消殺,每個出風口消殺大約花費3分鐘,而洪山廣場站公共區域有近400個出風口,20斤的消毒水,他要換5次,花上5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站內所有送風通道的消殺。
因疫情原因,今年冬天地鐵站內加大了新鮮空氣的運送量,會不斷把車站外的冷空氣傳送進站內,因此乘客會有“冷風在頭頂吹”的感覺,體感溫度會比往年冬季偏低。
為了保證空氣的潔凈度,每隔10天武漢地鐵都會對全部站點的送風通道進行消殺,保證乘客的安全。
南京動車所全流程、多環節織密防護網 車廂內新風系統濾網一日一換
“動車回所之后,須安排消殺人員對車內外進行全面消殺,然后機械師才能進行日常檢修。”南京動車所副所長瞿國彪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南京動車所制定了全套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消殺方案,全流程、多環節密織防護網。
“新風系統我們每天都要進行消殺。”在動車內的新風系統出入口,身著防護服、戴著口罩和護目鏡的消殺人員說,“這里不僅要用消毒液進行噴灑,里面的濾網也要拆下來換新的,拆下來的濾網每天要進行清洗和消毒。”而在另一個車廂,記者看到,消殺人員連車廂內的空調濾芯也拆了下來,統一進行消殺。
車廂內所有旅客能觸及的地方,都是消殺的重點。門把手、洗手臺、行李架、小桌板、座椅靠背上的把手、窗臺甚至窗臺上的小掛鉤……消殺人員都拿著浸泡過消毒液的抹布認真擦一遍。“這個按鈕也不能放過!”南京動車所技術專職董芝鵬拉開車廂之間的隔離電動門,門上面有一個紅色的開關按鈕,“車停止的時候,這個門都是打開的,很容易被忽略,但事實上,在列車運行過程中,乘客經過車廂時都會接觸這個按鈕和電動門。”董芝鵬提醒消殺人員,“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讓病毒藏匿的地方。”
廣東衛監:空調及新風系統供站場新風,鐵路疾控一天一次消殺
廣東防控新冠肺炎,一直以來強調“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而作為返程高峰后可能帶來的巨大人流,火車站、汽車站、機場、港口這樣的交通樞紐防控壓力巨大。為了切實落實好防控需要,各戰場均已通過紅外技術監測手段、日常消殺手段來進行防控。利用集中空調(風機盤管+新風系統)確保各房間、場所獨立通風,保障新風量,站場甚至會應急啟動消防排風系統來保證場內空氣循環。廣東省衛生監督所副所長譚德平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衛生健康委的統一部署,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級衛生監督機構一直以“兩站一場一港口”等區域作為監督重點,加大監督力度,多次開展監督檢查工作。
從檢查情況看,各站場能夠按照要求,設立疫情防控組織機構,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在進出站口設置體溫檢測點及發熱旅客臨時留觀點。車站內能夠加強通風換氣,保證室內空氣質量。使用集中空調系統的,能按照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南要求加大新風量輸入,開啟新風設施以增強空氣流通。能夠對購票廳、候車室等公共區域做好衛生保潔工作,加強對門把手、電梯按鈕、電梯扶手、座椅、方向盤、車廂內扶桿、吊環等人群高頻接觸部位的清潔消毒,增加消毒頻次。
每日一次!上海增加公交車新風系統消毒頻率
根據疫情發展變化情況,對車輛實行分級消毒制度,要求各營運公司安排專人對車輛實施消毒工作,并做好記錄;公交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必須打開通風設備,保持車廂空氣流通;巴士客修公司、久事公交資產物業公司等即日起對公交樞紐、車輛空調、新風裝置、車窗等通風設備開展一次全面排查,確保設施設備可靠有效;加強公交終點站、調度室、集中調派室等場所的清潔管理,實行每日消毒制度,多開窗通風,營造安全的候車環境和工作環境。相關消毒工作等正全面鋪開,確保為乘客提供一個安全的乘車環境。
在巴士一公司修理車間內,維修人員正在替公交車前后新風系統清洗消毒。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期間,公司對公交車的消毒頻率增加到每天一次,修理車間的員工也為此每天工作至凌晨3點。
濟南地鐵:全線開啟新風系統保持車內風量 一天消殺8次
空氣的流通同樣疫情防控的重點。在中心調度大廳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濟南地鐵1號線車廂也全面開啟新風系統。此前,車廂內使用的新風系統為小新風系統。“小新風系統的兩大功能是保溫+調節空氣流通,小新風系統空氣流通程度相較于全新風系統稍弱,”工作人員介紹,全新風系統開啟后,車廂將及時吸入大量廂外新鮮空氣,加強空氣流通,最大程度保持車廂內空氣新鮮。
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第一運營有限公司機電部機電一中心員工徐易林告訴記者,全新風系統,相當于開啟了外循環,我們把外面的新鮮空氣輸送到站房、車廂,把站房的空氣經過濾后,再排出室外。”徐易林介紹,保證車廂、站內的空氣不論是輸入還是輸出都是新鮮空氣。
此外,地下段站點及列車內的空氣潔凈度,是防疫工作的重點。“在啟用了全新風系統的同時,還增加了通風空調系統的消殺力度,從新風和排風管道,到新風口和排風口及消音器,再到風機靜壓箱、初效過濾網等重要設備都增加了消毒頻次。”空調過濾網由以前每月一次消殺改為每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