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電”讓新疆南疆群眾告別“火爐時代”
發表于: 來自:中國環境報
近兩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疆地區積極探索實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大力推進“煤改電”工程建設,各族群眾告別“火爐時代”,用上了干凈、安全、環保的清潔能源,綠色低碳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截至2020年底,南疆“煤改電”(一期)工程已完成南疆三地州(和田地區、喀什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60.5萬戶改造任務。今年,新疆提出要完成南疆“煤改電”(一期)工程剩余28.7萬戶改造任務,將“煤改電”“煤改氣”結合起來,著力改善各族群眾生活條件,降低生活成本。
以電代煤,村民生活環境煥然一新
實施“煤改電”之前,南疆各族群眾取暖主要依靠煤炭、薪柴等,導致植被遭到破壞,還帶來了大氣污染。使用電采暖是有效防治南疆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之一。
“以前燒煤,一到冬天屋里又黑又嗆人。燒煤不僅花錢多,煤渣還需要自己清運,很麻煩。現在煤改電了,又干凈又環保。”和田地區墨玉縣奎牙鎮奎牙村村民茹仙古麗·努爾麥麥提說。
拆鍋爐、架線路、入電網……2020年,和田地區投資11.64億元,對8個縣市322個村進行了“煤改電”工程配網建設,全地區農村9.9萬余戶村民的能源供給方式徹底發生了改變。各族群眾告別了祖祖輩輩用散煤取暖的歷史,以電代煤,享受著清潔能源帶來的便捷和生活環境的煥然一新。
數據顯示,南疆“煤改電”(一期)工程投運后,預計每個采暖季可節約標準煤95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46萬噸、煙塵0.95萬噸、二氧化硫2.28萬噸。
差異化運維,進一步完善電采暖電價政策
曾經嗆人的煤煙味兒和籠罩在村子上空的灰色煙霧不見了。喀什地區岳普湖縣阿其克鄉紅星村村民賽麗古麗·阿布力米提,就是“煤改電”工程的受益者之一。2019年賽麗古麗家安裝電采暖設備后,電力公司為她家免費安裝了電表電纜,還對她家的電線線路進行了全部更換,以確保安全用電。她高興地說:“以前過冬要買1500元以上的煤,用上電采暖后,政府有用電補貼,一個冬天能省下比原先買煤一半還多的錢。”
近年來,國網岳普湖縣供電公司共投資4億余元新增更換輸變電設備,涉及9個鄉鎮62個村。
喀什地區對電采暖用戶的供電線路采取了差異化運維措施,執行“煤改電”電網專線電價,低于平時生活用電價格。
2020年,自治區進一步完善了新疆電采暖電價政策,明確電采暖到戶電價水平,其中居民分散式電采暖0.22元/千瓦時,集中式電采暖平段0.24元/千瓦時、谷段0.165元/千瓦時。
此次調價后,電采暖電價更加清晰透明,增加了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
加快推進“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
為切實解決南疆深度貧困地區農村群眾供暖實際困難,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南疆煤改電工程(一期)實施方案(2019年-2021年),擬用3年時間在南疆三地州中電網條件較好、煤炭價格較高的農村及兵團農場實施“煤改電”,涉及群眾約89.2萬戶。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全面落實自治區工作部署,加快推進“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2019年投資46億元完成31.6萬戶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2020年投資30.93億元完成28.9萬戶“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
項目建成后,將全面保障291個鄉鎮、3200個村、89.2萬戶農村群眾溫暖過冬,同時提高南疆農村群眾生產生活電氣化水平,讓他們共享發展成果。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開賽江表示,為滿足南疆采暖季居民電采暖用電需求,在2020年電網建設基礎上,2021年配套電網計劃新增投資28.43億元,重點加快推進750千伏和田增容、喀什增容和莎車—和田Ⅱ回線路工程,新開工3項220千伏、實施2項110千伏和15項35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1157項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工程,滿足南疆更多城鄉居民清潔、安全的取暖需求。
- 下一篇: 聚焦兩會:同方人環為保護環境、節能減排護航
- 上一篇: R32制冷劑規模快速增長背后隱憂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