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1到6.18,疫后的每一個“節點”都是一次自救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在經歷了疫情的漫長的影響后,步入正軌后的五一、以及緊隨其來的618購物節,都成為暖通空調零售商能夠重新點燃長假期足不出戶的用戶的消費熱情。所以,無論是傳統的促銷方式、或是延續疫情期間的電商直播賣貨形式,無論是廠家牽頭,還是經銷商個人行為,各類活動都轟轟烈烈地展開。
不難發現,無論是五一,還是618都被寄予厚望,但效果真的會如愿嗎?到底是商家的“獨樂樂”還是大眾的“眾樂樂”?在經過疫情的沖擊之后,消費者的裝修意愿、預算需求、到店情況等等都受到影響。而在市場的復蘇起步階段,當疫情的影響還未完全消散,市場的競爭環境又會如何?答案已經浮出了水面。
01、剛性需求還在,改善型需求回落

很多經銷商表示,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經濟恢復的速度也較快。今年和往年同期相比裝修的數量沒有減少,疫情對消費者裝修的意愿影響并不大,只是預算上面有所節省。
市場的復蘇剛剛起步,疫情的影響還未完全消散。疫情后,在“報復性消費”呼聲的背后,同樣有“消費降級”和“需求擱置”的悲觀論。小戶型消費者對于價格更加敏感,這讓定位于中高端的經銷商在價格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優勢無處體現。同時,消費信心的降低也體現在部分高端用戶中,改善型裝修需求放緩,一些高端用戶從原有的最高端的系統降低預算。

另外,疫情影響之下,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消費者在選擇經銷商和品牌時也更為謹慎理智,對裝修質量以及暖通公司專業度的要求比較高,不會盲目搶購或者加裝。
02、求生之路眾多,探索不應盲目

“金九銀十”、春秋家裝節、線上云直播……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營銷活動變得輕、便、快,對于很多商家來說,營銷活動已經變成了一項持續的常態化工作。促銷是為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但頻繁的促銷活動也會讓消費者的購買遇冷,讓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在理性消費的限制下,也讓終端消費者不會輕易被價格優惠打動,不會因為活動而盲目進行提前購買。
所以,在營銷活動成為新的常態化后,需尋求新的突圍點,以新方式對消費者進行刺激,激發需求。在營銷活動的價格和客流量逐漸透明化的今天,如何讓營銷形成常態化、取得常效化的結果也是需要進一步探索的。
目前的營銷試水是疫情之后的起步,市場重啟新的長跑。對于企業來說,無論其目標是生存還是發展,都需要尋找出路。
03、信心面對未來,更需腳踏實地發展

2019年,零售市場便已是節節敗退,2020年的疫情將零售推入更艱難的境地。經濟景氣指數持續下行,供需同步放緩,加上全裝修政策的推進,對家裝零售市場的打擊是致命的。對于小規模經銷商而言,生存壓力本就巨大,疫情更是讓市場需求進一步放緩,市場洗牌加劇,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眾多經銷商都表示,五一活動的簽單一部分是前期遺留的客戶,但前期遺留的客戶資源幾乎已經被開發完畢。在經濟損失的影響下,消費者購房能力短期內難以恢復,當購買中央空調的剛性需求潛能下降、市場縮小的時候,未來零售市場的份額在哪里呢?五一的“狂歡”還能延續多久?
在前期《暖通空調資訊》所發起的“經銷商信心指數大調查”中,結果顯示,大部分經銷商都對市場持謹慎的樂觀態度,在五一活動中,同樣也是如此。多數受訪經銷商表示,雖站在市場洗牌的關口,但依然對下半年的市場持有樂觀的心態。
一時的“狂歡”不是永遠的無憂,多數經銷商表示,面對未來的激烈競爭,還是要學會沉淀和堅持,緊抓服務、聚焦高端。只有強化自身實力,才能更扎實的立足于市場,為下半年以及未來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