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調制造企業為何“降維”布局分體空調?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有數據顯示,小戶型住宅,無論是毛坯、未配備空調的精裝房還是老舊住宅的翻建,在城市住宅中占比依然很高,增速非常明顯。對于用戶來說,特別是對于一些房價較高的地區,空調產品的性價比高低成為了影響消費的關鍵因素。對于中央空調企業來說,如何通過合理的“降維”,來實現對這一市場的布局和擴張,正成為當下零售市場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急中,企業想要發展的全新課題。

01、延伸,更是解決痛點的思路
在零售市場急轉直下受到挫折的近幾年時間里,以80-100㎡為代表的小戶型“剛需”住宅,卻保持住了穩定的增速。小戶型的前景讓中央空調企業做出了積極的調整姿態開始炮火猛攻,并推出了適配的機型以滿足市場所需。不過,對于價格敏感的“剛需”用戶來說,即便有適配的產品,但中央空調的整體造價依然要比分體空調高出很多。
面對這些情況,有的企業已經給出了利用“分體空調”這一武器的解題思路。其實對于中央空調企業來說,拓寬這一產品陣容并不是難事,基本上所有的家用中央空調企業,都具備分體空調的制造能力。企業推出的一些套餐方案,整體造價與搭配柜機相差幾乎無異,但遠比全屋中央空調要優惠許多,也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02、誘惑,3000億泥潭的試探
當下的家用空調市場的容量近3000億,沒有人會不眼饞,但一直遲遲沒有動靜的原因,也是這一市場的寡頭割據和價格的泥潭。一方面,日系品牌在家用空調領域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局面,整體市場在跑馬圈地時期,被國產品牌牢牢占據著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另一方面,家用空調薄利多銷的模式讓經銷商深陷在庫存的惡性循環中,對于這些日系品牌來說同樣也無法玩轉。
不過,7月1日開始,新能效標準正式執行或許給這一局面會帶來轉機。標準的出臺倒逼著企業必須進行產品的升級和轉型,也給日系品牌帶來了破冰的機會。同時,走高的分體式空調的價格會讓與風管機的搭配顯得價差不再過于明顯,對于專業的中央空調企業開展“降維打擊”也是機遇。另外,在全裝修政策的推進下,壁掛機和風管機這一組合形式同樣有著優勢。如今市場中的老房改造的基數同樣龐大,對于改造用戶來說,不用破壞既有的全屋吊頂,又有機會實現部分中央空調美觀和舒適度享受的升級,整體造價的經濟性優勢明顯。
03、謹慎,布局絕不是盲目進軍
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其實也在普遍影響著消費者的需求,例如新建的毛坯住宅可能預留設備安裝位只有一個,同時物業也不允許掛墻安裝外機。例如既有房型的改造也同樣需要參考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方案等等。
對于企業來看,或者說對于原本已經大面積鋪開多聯機產品銷售的企業來看,家用機的延伸是經營武器上的補充,但也絕對不會成為其進軍市場的核心武器,更不會成為影響中央空調設備銷售的一種威脅。對于不少在壁掛機產品上延伸的中央空調企業來說,壁掛機產品的增設,更希望帶來的應該是“錦上添花”的目的。
在機遇開始不斷萎縮的環境下,如何差異化競爭當下的市場,或者說在已經不斷加劇的市場競爭中搶占下一階段發展的先機,正成為時下越來越多企業思考的課題。向著分體空調的延伸可以看做是市場倒逼企業尋求發展自救的一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