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宏觀環境、政策及上游市場分析【2021上半年中央空調行業報告】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21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7%,比一季度回落5.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5.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5.0%;二季度增長7.9%,兩年平均增長5.5%。分產業看,上半年第一產業同比增長7.8%,兩年平均增長4.3%;第二產業同比增長14.8%,兩年平均增長6.1%;第三產業同比增長11.8%,兩年平均增長4.9%。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
工業生產方面,2021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兩年平均增長7.0%;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長8.9%。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247億元,同比增長83.4%,兩年平均增長21.7%;市場消費方面,市場銷售逐步改善,消費升級類商品快速增長,2021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904億元,同比增長23.0%,兩年平均增長4.4%;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固定資產投資持續恢復,制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速加快,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億元,同比增長12.6%,6月份環比增長0.35%;兩年平均增長4.4%,比一季度加快1.5個百分點;居民消費方面,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仍處高位。2021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5%,一季度同比持平。其中,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漲幅比5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4%。居民收入方面,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
總的來看,202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持續演變,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經濟恢復不均衡,鞏固穩定恢復發展的基礎仍需努力。
一、房地產市場

2021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延續了去年底的運行態勢,商品房銷售規模大幅增加,重點城市市場熱度不減,中央和地方密集出臺調控政策以穩定市場預期,中央調控邏輯進一步向供給端側重,房地產金融監管持續強化,地方加快建立房地聯動機制、針對二手房市場調控的力度亦在不斷加強,部分城市調控效果已現。下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環境仍偏緊,高基數下,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預計將同比高位回落,但全年仍有望創新高。高規模的市場需求下,企業仍需聚集各項有力資源做大規模,把握“兩集中”下的投資機會以及營銷節奏。

2021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2179億元,同比增長15.0%;比2019年1-6月份增長17.2%,兩年平均增長8.2%。其中,住宅投資54244億元,增長17.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萬平方米,增長27.0%。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70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8%;土地成交價款3808億元,下降5.7%。

【商品房銷售和待售情況】
2021年1-6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886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7.7%;比2019年1-6月份增長17.0%,兩年平均增長8.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9.4%,辦公樓銷售面積增長10.0%,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5.7%。商品房銷售額92931億元,增長38.9%;比2019年1-6月份增長31.4%,兩年平均增長14.7%。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41.9%,辦公樓銷售額增長10.7%,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增長8.8%。
【房地產精裝修市場情況】
根據奧維云網地產精裝羅盤數據顯示,2021年1-5月,住宅精裝新開盤項目累計數量1062個,同比-6.4%;開盤累計數量88.6萬套,同比-6.3%。2021年,國內商品住宅新房成交面積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但以老盤加推為主,新盤開盤規模則有所下降。精裝住宅開盤規模雖然也受到一定影響,但精裝項目滲透率有所增長,精裝配套部品中與消費者有較多互動、能有效提升生活品質和舒適度的智能類、安全類、舒適類產品需求大幅提升。
房地產市場經過兩年的調整,已轉換為買方市場,市場的變化倒逼房企從投資拿地、產品開發、品牌塑造、管理提效、多渠道融資等各方面要效益。而精裝修交付,正是房企從產品開發方面,賦予住宅活力、體現開發商品位、塑造品牌的良好載體,提升住宅品質、舒適度、智能化的配套部品也將愈發受到房企的青睞,市場前景廣闊。
二、部分上游原材料
【制冷劑】
①二氟一氯甲烷(制冷劑R22):政策面,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影響,制冷劑R22計劃2025年削減35%,2030年實現除維修和特殊用途(2.5%)以外的完全淘汰,各領域均積極使用替代品及替代工藝進行轉型;自開始,空調新能效將禁止銷售不達標產品。
供應面,制冷劑R22生產廠家開工偏高,其中6:1的產品用做原料級生產聚合物,當前巨化、梅蘭正常速度使用配額,東岳相對較快。
需求面,受政策影響,一二線空調對制冷劑R22采購量不足5%;發泡領域轉二氧化碳加酒精工藝;售后市場因天氣多陰雨,氣溫反復影響,整體需求利好未達預期。綜上所述,制冷劑R22行情趨下行,受三氯甲烷價格支撐,降幅或有限,當前場內主流成交參考15500-16000元/噸送到,江浙有低價出貨情況,價差在300-500元/噸左右。
②二氟甲烷(制冷劑R32):政策面,《基加利修正案》規定,2020-2022年作為HFCs基準年,2024年凍結氫氟碳化物的生產和消費,并從2029年開始削減,當年削減10%,到2045年削減80%。
供應面,制冷劑R32生產廠家存脹庫風險,飛源、三美均階段性檢修,魯西、臨海利民、華安新材料當前處于長期停車狀態,梅蘭裝置降負荷至5成運行。東岳和巨化相對日產量較高,分別是140噸+和280噸+,主因占據美的格力供應量各40%左右。
需求面,制冷劑R32當前占空調廠需求量70%左右,然空調廠受銅價翻倍和芯片短缺原因,開工積極性低下,諸多廠家對制冷劑R32按需采購為主,難以完成生產計劃,故生產廠家按照計劃生產下脹庫現象難免。
綜上所述,制冷劑R32短期內漲跌兩難,因場內爭奪生產量,廠家壓價銷售以緩解庫存,R32長期處于利潤倒掛階段。二氯甲烷持續高位情況下,短期內大幅降價可能性不高,脹庫利空下,大廠或小幅下沿成交價。③四氟乙烷(制冷劑R134a):政策面,同制冷劑R32。
供需面,梅蘭3萬噸/年、乳源東陽光1萬噸/年、永和3萬噸/年新裝置入市,然車市需求并未有所增量,場內呈現供過于求趨勢。
綜上所述,制冷劑R134a價格或有小幅下滑。經銷商及貿易商出貨不暢,然受三氯乙烯價格支撐,制冷劑R134a價格走跌幅度受限。
【銅】
2021年第二季度,銅價創下歷史新高,首次突破每噸美元。盡管在該季度無法維持這個價格,但銅價在二季度的頭幾周加快了上漲速度,最終收于每噸9000美元大關附近。隨著全球經濟重新開放,對更高需求的預期增加,銅價也隨之上漲。銅價在今年第一季度開啟上漲后,二季度的開盤價為每噸8768美元,在5月初觸及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以每噸10724.50美元交易,達到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在第二季度銅價上漲了7%。
2021年第二季度,由于季節性原因,銅需求通常會放緩。
2021年需求回調可能高于往年的正常水平。一方面中國收緊了信貸,另一方面為了控制不斷上漲的大宗商品價格,中國在第二季度宣布將釋放包括銅在內的主要金屬的儲備,預計中國銅需求增長將放緩,但中國全年仍將增長近3%。
世界對銅的需求將從綠色能源轉型中得到顯著提振,但目前的影響相對較小。從電動汽車市場來看,可以看到這一點。綠色能源無疑是推動銅價走高的一個因素,然而,全球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和風能)目前只占全球銅需求的不到5%。
從銅供應來看,2021年銅產量的形勢越來越光明——銅處理費用正在上漲,這是復蘇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的是,銅礦供應的緊張程度開始緩解,因此處理費用也在上漲。
2021年下半年,印度尼西亞的Grasberg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Kamoa等關鍵銅礦項目將加緊進行,其他項目也正在籌備中,即礦山銅礦產量正在回升,有專家認為2021年銅產量有望增長2.5%,到2022年將加速增長。直到2025年,才再次看到低于趨勢的增長。
世界各地的初級銅礦商一直在推進項目,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銅需求,許多TSX和TSXV上市的銅礦商在2021年上半年都看到了收益。
對現在的銅礦商而言,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由于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而承受的額外壓力。這加劇了業界的擔憂,即從2025年至2030年,銅可能會再次出現結構性短缺。其他面臨的挑戰還包括缺水、清潔能源選擇有限以及拉丁美洲和非洲關鍵地區法律和稅收規則的不可預知性風險。
- 下一篇: 渠道商“成長”公益行 重慶站全紀實
- 上一篇: 2021上半年中國中央空調高速增長是渠道的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