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日立徐秋生:從設計到數據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作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不但明確了建筑能耗的降低量,還明確了碳排放強度降低值; 設計文件應包含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碳排放分析報告。施工圖設計文件應明確建筑節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運營管理的技術要求。內容涵蓋勘察、設計、施工、驗收、運行、維護全過程,與以往規范相比,在強調設計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同時,也強調施工驗收、運行、維護過程的實際落實,把能耗數據納入能耗監督管理系統平臺,與以往偏重設計發生重大變化。把整個建筑的節能工作從以前聚焦于設備、系統設計能效,轉變為有實際運行能耗監管,并可驗證原設計節能情況。可以說是從以往停留在“書面上的系統設計節能”,轉變為實實在在的“節能數據”。是“從設計到數據”的變化。

青島海信日立空調系統有限公司首席暖通專家 徐秋生
“《通用規范》通過監督實實在在的運行數據,驗證建筑暖通系統設計的合理性、節能性、以及設備廠家的產品實際運行狀況,倒逼廠家不但注重滿足產品標準規范要求,更加注重實際運行工況的節能性、可靠性、便利的可維護性等需要。所以當此次規范真正落地,勢必會掀起一場聚焦于產品的變革,不僅會淘汰一部分參數造假的產品和廠家,同時也會對從設備制造廠家到設計院,甚至安裝施工方和實際運營方提出更高的要求——將節能的具體實施落地。”青島海信日立空調系統有限公司首席暖通專家徐秋生表示。
基于對綠水青山的責任感以及政策方向的敏銳感知,青島海信日立空調系統有限公司也從以往對產品能效的注重,進一步升級為關注系統能效、可再生能源利用、現役設備的實際運行能效等方向,立足在節能減排和清潔供暖的宏觀政策導向下,尋求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在產品端,能在不同環境下保持高效運行,成為海信日立公司設備出廠的基本配置標準之一。而在系統設計、安裝服務端,海信日立公司也要求技術支持工程師在設備選型上關注不同區域的氣候、地理位置特點,結合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從不同類型特點的產品中選出最合適的建筑需要的產品及系統形式,同時也將公司的新產品和新技術結合融進應用方案中。
我國的國土面積遼闊,南北的氣候差異也極大,所以適合南北方的產品和技術要求也完全不一樣,因此制造企業不僅需要研究不同區域的氣候特點和地理位置特點,研發不同的適配產品,同時也需要針對不同的建筑需求在系統選型上自上而下合理引導市場,只有將產品合理的運用到不同的區域、不同功能的建筑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因建筑制宜,才能保證后期運行過程中發揮出設備、系統高能效的實力。徐秋生強調,“以前可能對于暖通設備的要求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滿足設計要求即可。但未來在《通用規范》的強制要求下,設備能夠在系統中高效且穩定的運行,實現建筑生命周期內更大程度的節能,將被更多制造企業、設計院、用戶、以及運維公司關注,也是公司實力的體現,設備廠家將從建筑節能、可再生能源利用上入手,做足產品及系統應用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