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樂建筑碳中和巡回研討會-長春站成功舉辦
發表于: 來自:Wilo威樂水泵
北緯42度的冰雪黃金緯度帶,擁有“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的吉林,被稱作“綠色寶庫”、“森林之都”的吉林。
就在2月的最后一天,我們來了!威樂建筑碳中和巡回研討會第九站相約在吉林的省會長春。正如“北國春城”的名字,長春是一座美麗而富有內涵的城市,四季分明的特點和美麗的城市建設賦予春城宜居的環境。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建設“大美吉林”,也正是吉林人們一直在篤力踐行的。

建筑碳中和巡回研討會-長春站現場
2月28日,建筑碳中和巡回研討會-長春站活動成功舉辦。本站由吉林省節能評審中心協辦,來自當地建筑領域相關的業主單位、運營單位、服務單位、節能服務公司等代表近百人齊聚一堂,開展深入交流活動,尋求合作共贏機遇。
為貫徹落實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推進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威樂中國聯合能源環境服務產業聯盟(EESIA)、海爾智慧樓宇、海林自控共同發起了“建筑碳中和巡回研討會”系列活動。
會議伊始,吉林省發改委環資處副處長王洪濤,EESIA秘書長李清舉分別致辭。

吉林省發改委環資處副處長 王洪濤

EESIA秘書長 李清舉
碳達峰碳中和,“表象是環境問題,核心是能源問題,本質是發展問題。” 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 康艷兵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與路徑解讀》專題報告中指出,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能源領域是重中之重,未來需要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安全可靠(Reliable)、成本可承受(Affordable)、可持續(Sustainable)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

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 康艷兵
康艷兵主任指出,我國未來能源轉型的核心方向可以歸納為“六個化”,即節能提效持續化、終端能源電氣化、電源結構去碳化、能源系統分散化、能源供需智慧化。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能源研究院副院長 于震
我國建筑碳排放強度不高,但增長速度快,排放總量大,“雙碳”政策背景下,實現建筑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所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能源研究院副院長 于震在《“雙碳”背景下我國建筑節能市場潛力及路徑分析》中強調,我國建筑運行碳排放總量超過20億噸,約占我國總碳排放量的20%左右。城鄉建設領域的碳達峰和碳中和意義重大。
建筑領域碳減排的主要措施包括提質增效、充分產能、用能轉型、改造更新、抵消機制等。于震院長從能效提升、光伏建筑、低碳熱源、全面電氣化與全面數字化五大具體減碳技術路徑出發,對我國建筑能源系統轉型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進行了深入講解與闡述。

威樂中國市場負責人 肖倫
建筑領域的節能降碳目前面臨著諸多挑戰,既有建筑存量大,但節能建筑占比不高,同時存在較多的能源浪費,另外中國建筑總面積規模尚未達到峰值且在持續增長。水泵作為建筑領域中制冷、供暖、供水、排污和消防等系統中核心輸配設備,占到整個建筑能耗的約15%,屬于高耗能設備,水泵的節能潛力巨大且勢在必行。
我國水泵行業的存量市場已達到萬億規模。要推進建筑領域的節能降碳,水泵和水泵系統的節能將會是重要一環。針對既有建筑項目的水泵節能改造再升級,新建項目水泵設備能源管理的再深化,保證系統安全高效穩定的運行將成為設施管理者或設備制造商重點考量的問題。

同時,肖總還分享了百年威樂的傳承與創新、歷史與文化,基于威樂可持續的發展理念,領先的數字化技術和商用建筑領域各類水系統的應用。

海爾智慧樓宇吉林省產品總監 孟憲鵬

海林自控北區事業部總監 劉颯
來自海爾智慧樓宇、海林自控的企業代表也以《碳索·宇見未來》、《“雙碳”之下海林能源樓控之路》為主題,圍繞暖通系統、智慧樓宇等建筑領域節能改造熱點議題,分別介紹了各自針對建筑領域節能降碳的先進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并分享了相關成功實踐案例。

“建筑碳中和巡回研討會” 系列活動迄今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九場活動,宣貫國家綠色雙碳戰略,分享最新技術創新資訊,搭建交流合作專業平臺,推動建筑綠色低碳發展,為全面實現建筑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做出貢獻。
- 下一篇: 打造城市天際線!格力完成南京金融城中央空調供貨
- 上一篇: 維克空調助力“湘西最美高鐵”鳳凰古鎮高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