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加速建設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
作為國家冷鏈物流體系的重要節點城市,青島把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作為現代農業強產業、補短板、保供給的重要舉措,如今已建成10個城鄉冷鏈國家物流樞紐項目和262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拉動農產品銷售額突破千億元大關。聚焦農村“最初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青島正在打一場補短板、強產業的“升級戰”。
縱觀整個農產品流通鏈條,可以將其分為生產端、流通端和銷售端。其中,生產端與農戶聯系最緊密,發展冷鏈物流有助農產品出村進城。
具體來說,生產端即“田間地頭”,生鮮農產品自此采摘、產生。然而,受農村設施薄弱等因素的影響,許多農產品在采摘下來之后,如果保存方式不得當,會造成產品損耗,其新鮮度將大打折扣。等到運輸到其他地方后,就失去了產品原有的價值。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傳統的解決方案便是在農產品收獲的季節大批量賣出,以“第一時間”換過程損耗。這樣產生的問題隨之而來,大量應季農產品集中上市又急于賣出,定價不占優勢。然而,如果不賣,損耗的成本還是要由生產端承擔,這便是農產品叫好不叫“價”的原因。
時下,黃島藍莓收獲季已結束。盤點企業營收,青島康維特農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周陽相當滿意。他告訴記者,憑借自有基地300多畝藍莓,今年企業獲得了1000多萬元的營收,比往年多30%。
“多掙的30%”,周陽將其歸功于企業去年建成的2000多平方米冷庫發揮的重要作用。他介紹,企業所種植的藍莓是專供盒馬、沃爾瑪等商超的高端藍莓。也正是因為接觸了這些農業中的“高平臺”,讓他意識到了冷鏈物流的重要。
周陽表示,黃島藍莓的收獲期大約是5月底至7月中旬,藍莓剛采摘下來的溫度達20多攝氏度,降溫是減損的關鍵。去年建成的4個冷庫在今年收獲季發揮了重要作用——采摘下來的藍莓運輸到離基地不遠的冷庫,首先接受第一個10攝氏度左右的冷庫降溫,之后進入第二個溫度約為0至4攝氏度的冷庫二次降溫,在第三個冷庫分揀、裝盒、包裝后,存入第四個冷庫等待裝冷藏車運往全國各地。
有了冷庫后,不但藍莓的損耗降到最低,藍莓的口感也得以提升。最為主要的是,企業再也不用為損耗造成的收益下降而“犯愁”。
“在我們黃島當地,藍莓采摘后多是在陰涼地自然晾曬降溫,傍晚的時候經由水果商販收購,雖然黃島藍莓很出名,但是可想而知這樣并不能讓種植戶得到高收益?!敝荜栒f,有了冷庫后,企業可以根據合作方的需求和市場定價決定當天售賣的數量,真正實現了藍莓價值的最大化。
冷藏是決定一個地域種植規模從而影響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們的庫容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種植規模?!蓖瑯游挥诹翩偟那鄭u膠河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冷庫負責人王可域告訴記者。在他身后,占地6000平方米、可存放馬鈴薯5000噸的冷庫矗立于此。
大西洋馬鈴薯是當地農民增收的“金豆豆”,2008年起,合作社通過與美國百事食品(中國)有限公司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發展訂單農業。當地農民按標準種植,可享受每公斤高于市場價0.1元的收購保護價??春眠@種模式,當地生產基地面積已發展到1.2萬畝。
王可域介紹,每年6月底馬鈴薯進入收獲期,冷庫的作用便顯現出來。一方面,冷庫決定了收獲進程?!耙酝鶝]有冷庫的時候,我們都不敢一股腦收土豆,因為高熱天氣下,土豆的損壞率得有5%以上?!蓖蹩捎蛘f,但是,如果土豆放在地里不收,就會影響種玉米的時間,7月份恰是雨季,如果碰到下雨,那更是麻煩。如今,收獲的土豆一部分發往加工基地,一部分進入冷庫保存,不影響后續作物種植,“吹著空調”的土豆,損害率也降到了1%以下。
另一方面,冷庫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當地的種植規模。對于訂單農業來說,“單”越大,收益越高,但是種植規模、保障措施等也決定了訂單究竟能有多大。以膠河馬鈴薯專業合作社為例,當地馬鈴薯種植由300畝發展到如今的1.2萬畝,產品過硬之余,配套的能存放5000噸馬鈴薯的冷庫亦功不可沒。馬鈴薯在其中存放,可滿足百事在全國多個加工基地不同時段的加工需求,從而起到調節市場的作用。
記者看到,當下,庫存馬鈴薯已經“消化”了絕大部分。王可域表示,9月份,冷庫里就要開始存放土豆種子了,這也是冷庫的重要作用,因為雖然3月份才種土豆,但種子卻是早早就下來了。以往存放種子是個“頭疼事”,如今,冷庫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青島,做大產地冷鏈體系已成為共識。全市各類主體在田間地頭、港口碼頭等地集中建設冷鏈物流設施,庫容總量300多萬噸。其中,庫容規模千噸以上的有154個。探索發展共享式“田頭小站”冷庫,開展產地冷鏈物流設施設備租賃等社會化服務,提高產地源頭的冷鏈物流設施綜合利用效率。西海岸新區等區市對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以上的新建設施,按每個主體實際投資額的20%進行補貼,最高補貼不超過100萬元,累計安排資金1855萬元。
如今來看,產地端發揮成效顯著。產地冷鏈既支撐農業產業,又融入流通鏈條,具有串接產業鏈供應鏈的天然屬性。在后續的發展中,各類經營主體還將推動冷鏈設施與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商貿流通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全鏈條運轉,從單個冷鏈環節向冷鏈物流供應鏈轉變。
- 下一篇: 歐博空調持續發力三甲醫院 共筑綠色醫院建設
- 上一篇: 思科空調助力重慶東站打造綠色高效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