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報】 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熱泵采暖應用市場分析
作為牽動整個空氣源熱泵行業發展的核心應用領域,空氣源熱泵采暖市場的發展決定整個行業當年的走勢。2024年的行業發展已經無需過多修飾,在外部大環境不利導致的消費下行之下,出現-8.2%的下滑并不讓人意外。但整個熱泵采暖市場的大趨勢并沒有出現變化,未來依然是欣欣向榮。
從“ 煤改電” 市場來看, “ 煤改電”招投標市場也并沒有消失,反而在一些偏遠的地區如火如荼的持續開展。只是廠家對于“煤改電”市場的態度愈發謹慎,但凡涉及到一絲資金風險的問題都選擇回避。從工程市場來看,-2.1%下滑也是2024年整個市場的客觀反映,相比于項目數量的絕對值下滑,下滑數字更多反映出的是工程市場的現狀,付款差、價格低、墊資嚴重,這也讓相當數量的工程項目在市場中無人問津。
從權重零售市場來看,-12.4%的下滑幅度,也在背后透露出很多信息:南方舒適市場依然是專業型熱泵企業無法攻破的堡壘,但是在2024年有明顯亮點;反觀北方剛需市場,熱泵采暖產品在2024年北方市場中持續滲透,越來越多的空白區域在熱泵行業各大頭部品牌的集中火力攻擊之下而逐漸消失。作為北方清潔供暖近年來呼聲最高的品類,可以說熱泵行業依然還處在時代與政策的紅利期。只不過在外部經濟的影響之下,熱泵零售群體對于熱泵產品的初投資接受能力出現下滑,這也導致了由此所引發的終端零售價格大幅下滑等一系列問題,以及整個市場的下滑。
一、戶式熱泵采暖市場分析
招投標市場分析
“煤改電”招投標市場在行業中的比重持續下滑,這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最初階段,“煤改電”招投標市場直接推動了整個北方熱泵采暖市場的發展,這一點毋庸置疑。招投標市場背后的強力支持則是來源于國家以及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而進入2024年之后,北方多地政府持續苦于承擔高額的補貼,各地的補貼也出現了較大的差異,總體來看逐漸下滑的補貼力度也使得“煤改電”招投標進程發展更加趨于緩慢。
2024年的北方招投標市場也呈現出一些特性,主要表現在標段發布地較為集中,而且這些熱門地區也并非是北方空氣源熱泵行業發展的成熟地區,反而是一些欠發達地區成為了其中的亮點。通過公開可查資料顯示,主要集中在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青海省、山西省以及北京市等地區。整個2024年熱泵招投標市場最亮眼的莫過于甘肅省積石山縣、臨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等西北地區,其中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下轄的眾多鄉鎮在2024年開啟“煤改電”工程,也為整個行業提供了數量不俗的優秀標段,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之所以能夠成為整個行業的關注點,不僅僅因為是數量多,更是相對合理且安全的回款方式。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企業對于“煤改電”招投標的項目更加挑剔,企業也不愿意花費更多的精力于此,但凡涉及到墊資行為的項目一概拒之門外。甚至有的企業連經銷商付全款給企業,然后授權經銷商進行投標這種較為安全的方式都明令禁止。這情況的背后說明,在此前的“煤改電”招投標市場進程中依然還存在著大量尚未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已經拖延多年的應收款問題也成為企業的燙手山芋。因此,在未來可能增加風險的情況之下,企業不約而同保守選擇謹慎對待也是明智之舉。
鑒于當前市場現狀,企業并不熱衷搶奪招投標段數量,而是對于高質量并且有把握的標段有選擇地進行重點跟蹤。所以,2024年的“煤改電”招投標市場品牌格局并沒有太多變化,家電系品牌以及專業型熱泵品牌依然是這一領域的主導者。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煤改電”招投標市場變得更加分散,標段更為零碎,這也讓2024年的“煤改電”招投標市場中出現了很多新面孔,但是總體來說對于品牌格局不構成任何影響。
2024年11月27日,財政部發布《財政部關于提前下達2025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預算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下達2025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204億元,用于支持開展減污降碳等方面相關工作。而對于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工作,《通知》明確指出,要按規定及時將補貼撥付到位,同時還要擬出臺補貼政策向農村困難群體傾斜。 因此,2025年的“煤改電”招投標市場也依然令行業有所期待。
北方零售市場分析
作為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發展的中流砥柱,空氣源熱泵北方零售市場的發展直接影響著當年的市場增幅。不得不說的是,同樣是遭遇消費下行,與2023年相比,2024年行業所遭遇的形勢要嚴峻得多。北京地區早一批“煤改電”產品舊改所釋放出的積極信號曾經讓行業為之興奮,但是最終結果差強人意。同比下滑-12.4%,這就是來自2024年市場所帶來的沖擊,也體現出一種外部大環境疲軟下所導致的無力感。
消費下行持續蔓延。眾所周知,空氣源熱泵北方零售市場的用戶群體是鄉鎮為主力的農村居民,在面對經濟疲軟的情況下,農村居民對于消費力下行的表現會更為明顯。在2024年中,農村外出打工群體的整體收入相比2023年出現下滑,2024年的經濟作物收購價格以及養殖行業經濟下行也都讓農村居民群體的收入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么熱泵終端零售在2024年旺季不旺的直接誘因。此外,在農村市場操作中,由于上半年提貨政策的支持,經銷商也會在收取用戶少量定金之后就把熱泵設備在冬季來臨之前安裝好,等到冬季用戶回村之后再付完余下的款項。在2024年的環境之下,很多用戶由于經濟原因并無法按期支付設備的尾款,這也給經銷商們帶來了相比以往更高的應收款壓力。
廠商博弈加劇。除了巨頭入局市場之外,其實在2024年中依然有不少新品牌愿意沖入北方零售市場之中拼一把,在這其中還是以當地的小品牌以及很多線上“網紅”品牌為主。小品牌入局與主流品牌方式不同的是,他們由于各個環節尚不成熟,會跳過建立代理商環節,直接一個一個接觸鄉鎮一線經銷商,把價格進一步擊穿,以低價獲取更多的經銷商青睞。
小品牌的產品均來自OEM,而且來源于哪些企業,這些已經都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在經濟下行的前提之下,很多經銷商也會愿意選擇OEM產品來源清晰的小品牌合作,把與他們的合作作為做經營補充,也以此作為擺脫大品牌代理商在中間的控制,同時這也會成為與主流品牌相博弈的砝碼。畢竟,在鄉鎮一線市場中,絕大部分經銷商在當地市場的影響力要強于品牌影響力。
品牌格局進入震蕩期。美的是2024年北方熱泵市場繞不開的話題,突出的品牌拉力、高調的宣傳、極具吸引力的價格政策、強大的營銷、無出其右的終端渠道支撐等等,這一切都成為了2024年北方熱泵采暖其他廠商的“心頭大患”。在整體消費降級的大前提下,美的空調的入局不僅迫使主機制造企業2024年在渠道鋪貨返點政策上調,同時還不斷調整經銷商提貨價格,對于整個北方熱泵零售市場影響深遠。此外,不可忽視的是,北方采暖零售市場對于業績帶來的增量已經吸引到了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在河北、山西、北京等熱泵零售相對成熟的市場中,美資、日資為代表的外資中央空調品牌也開始了對于終端市場的滲透,其品牌力與產品力對于其中的中高端客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盡管如此,空氣源熱泵采暖零售市場品牌陣營在2024年依舊沒有突出明顯變化,還是以兩大類品牌陣營為主,第一類依然是家電系品牌為主導,以格力、美的、海爾、TCL、海信、長虹等品牌為代表,從絕對值來看占據整個空氣源熱泵行業的半壁江山。在2024年非常明顯的現象是,這些家電系品牌對于終端零售市場的發力更為明顯,作為在品牌影響力擁有先天優勢的他們圍繞終端的市場營銷也在不斷加碼,對于市場中的其他品牌造成了不小的壓力,而其中以美的與海信表現尤為突出。
第二類以中廣歐特斯、紐恩泰、生能、萬居隆、哈思、太陽雨、四季沐歌、熱立方、芬尼等一批形成規模的專業型空氣源熱泵企業為主,這個群體其實在2024年中受到了不小的壓力:一方面,來自于家電系品牌的壓力日趨加劇,無論是產品成本的壓力、終端渠道的爭奪都對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很多小企業以及新入行小企業的攪局,也對于專業型熱泵企業在市場中已經建立起的既有體系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南方零售市場分析
在2023年之前,南方熱泵兩聯供市場均保持兩位數的正增幅。然而在消費降級、需求低迷、渠道庫存高位運行等因素的影響下,2024年熱泵兩聯供市場也開始表現出了一定的疲態,并最終以下滑收官。市場走向的顛覆性變化,意味著行業相關廠商也開始面臨生存壓力,整個市場也逐漸步入深水區。
伴隨著兩聯供市場的進一步內卷,如何在這片市場塑造差異化成為南方既有頭部品牌亟須解決的問題,此前占比極低的“天氟地氟”成為了突破口。伴隨著行業頭部品牌的強勢入局,在兩聯供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天氟地氟”成為市場為數不多的亮點。“天水地水”作為占比最高的系統形式,雖然出現小幅下降,但依然占據著兩聯供市場的“半壁江山”。而“天氟地氟”系統由于起步較晚,并且主流品牌均為行業的流量型品牌,渠道庫存蓄水尚有余力,因此市場占比仍在提升。
持續性的庫存消化力弱于提貨壓力,導致渠道庫存水位高漲,提貨能力也在隨之下降。因此,2024年兩聯供品牌代理權的變更成為市場常態。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舊代理商的庫存同時存在,導致兩聯供市場的價格體系難以維穩,利潤率持續下探。顯然,在此背景下只會“賣產品”已經無法很好地適應市場,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兩聯供渠道商正通過“卷工藝”的方式,靠服務價值賦能維持利潤空間和市場競爭力。
南方的兩聯供市場雖然是塊誘人的蛋糕,但是依然風險十足。圍繞著南方舒適兩聯供市場的開拓,專業型熱泵企業其實也一直并未停止,利用與目前兩聯供主流品牌之間的差異化尋找發展空間。通過上文所知,南方的兩聯供市場其實也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成熟階段,市場的天花板也已經顯現。對于既有的暖通空調經銷商來說,也需要一個品牌定位、價格檔次、功能性方面存在差異的產品進行經營補充,而在這個時候就給了很多專業型空氣源熱泵企業機會。
與其說南方市場給了專業型空氣源熱泵企業機會,不如說是給了熱泵單暖機產品機會。在2023年中,作為擺脫北方市場營銷同質化的衍生品,熱泵單暖機產品在北方推廣的同時也順勢南下。在2024年有越來越多的南方中央空調經銷商開始經銷熱泵單暖機產品,他們發現熱泵單暖機產品與自身所經營的多聯機、熱泵冷暖兩聯供并不存在沖突,反而形成了很好的品類經營補充。特別是在不通天然氣的地方,經銷商會主推熱泵單暖機進行冬季采暖,由于屬于空白產品而且采暖優勢明顯。此外,經銷商所推出的熱泵單暖機+多聯機的方案對比傳統兩聯供系統,在價格和認知上的優勢也更能夠讓消費者接受。在常規熱泵兩聯供系統南下受阻之后,熱泵企業重新用差異化路線調整企業對南方市場的入局。
二、商用熱泵采暖市場分析
近年來,中國北方的供熱方式正逐步從通過燃燒供暖向無燃燒方式過渡。采用熱泵供暖就是典型的無燃燒供暖方式,包括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等。從全生命周期來看,作為“煤改電”的重要方式之一,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以及多能源互補熱泵系統均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根據不同項目的具體情況完全可以實現更穩定、更經濟的低碳供熱。在這也就是北方商用采暖市場持續蓬勃發展的縮影,作為北方清潔供暖市場中對于傳統采暖方式的熱門替代解決方案,熱泵集中供暖在北方小區、酒店、學校、其他市政單位中已經表現出廣闊的市場潛力。但是,喜人的局面在2024年戛然而止,-2.1%的下滑究其原因還是受到整個外部社會經濟的拖累。
商用采暖公建市場分析
從2024年的北方商用熱泵采暖市場來看,并沒有比零售市場好多少。首先,從政府項目來看,由于此前疫情三年的緣故,對于北方各地的財政所造成的壓力依然存在,特別是在2024年外部環境嚴峻的背景之下,使得各地的財政壓力進一步加劇,這對于由政府層面所拉動的北方集中供暖發展出現明顯的阻礙。縱觀2024年,政府項目始終缺乏有效的項目落地,很多項目都是2023年甚至之前要求上馬的項目,但是在2024年依然沒有落地,需要等待的時間未知,而且當初簽署合同與最終執行也存在差異。2024年前三季度,由于地方政府財政壓力較大,基建項目推進節奏放緩,導致大型央企業績普遍承壓,隨著化債的推進,地方財政壓力得以緩解,項目有望加速推進,大型央企業績預計在2025年會出現觸底反彈。
此外,相關文件在討論市場中還存在很多譬如電鍋爐等高耗能產品需要替代,并且由此來估算熱泵產品在市場中的發展潛力,實際上替代的進程遠遠慢于原定計劃。因此,這不僅僅影響2024年的市場,同時也影響了之后的規劃與落地,讓整個市場缺乏更多的不確定性;另外一方面則是價格與回款問題,2024年的項目價格普遍低于往年兩位數以上,這是所有品牌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同樣先墊資的方式也讓很多廠商望而卻步。
商用采暖個人投資市場分析
反觀個人投資項目,資金依然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但是總體情況要稍微好一些,相比于政府公建項目,個人投資項目總體規模相對較小,反而容易實現資金的回籠。但是在2024年的經濟環境背景之下,在項目數量絕對值并未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墊資與殺價的情況愈演愈烈。在類似的情況之下,很多工程商干脆選擇躺平,他們認為選擇性做一些項目還依然能夠生存,如果冒著風險去做一些項目反而讓企業陷入泥潭,這是他們更不愿看見的。因此,針對2024年的市場現狀,商用采暖BOT模式也相比以往更加普遍。要注意的是,在商用采暖BOT過程中還是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及管理機制,明確風險界定與分配,確保項目的平穩運營。
有相關專家指出,當前我國政策對清潔供熱的支持力度較弱,沒有系統化的政策體系。因此,應從政策層面對供熱給予更高的重視,樹立清潔化、低碳化供熱的戰略定位。另外,供熱技術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各省的基礎設施建設、供熱網、建筑結構、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等不盡相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技術路線。以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為例,供熱時間較短,建設集中供暖管網的經濟性較差,所以采用分布式供熱是更合適的選擇,比如熱泵、小型集中式水能蓄熱式電鍋爐等。
商用采暖產品分析
雖然2024年北方集中供暖前行壓力巨大,但是還是有一些可圈可點的地方。在工程市場高度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差異化產品成為了廠商在工程項目爭奪的重要手段,變頻產品、新冷媒產品、多能源互補產品等等。目前,熱泵商用采暖設備的變頻技術應用比例在20%左右,相比于定頻機產品所占的比例依然較小。隨著越來越多的主流企業在技術領域取得新成果,65kW、130kW這些中大型變頻產品已經成為商用工程領域中標配產品,從目前企業的技術儲備可知,變頻商用熱泵也正向著160kW、180kW、320kW、550kW等更大的機型發展。變頻技術在商用領域中的應用也使得整個商用熱泵供暖系統向著更加節能高效、運行穩定、低噪音、適用范圍廣的方向發展。而在變頻的發展進程中,諸如R32新冷媒的匹配也成為商用產品的新競爭力,為企業在工程市場的差異化競爭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部分企業針對高端的酒店、醫院、學校、辦公、住宅小區等集中供熱群體所提出的能源轉型、節費降本等更高方面要求時,根據項目具體情況推出相對應的多能源互補供熱系統,將可再生能源與常規能源耦合供熱。其中以鍋爐+空氣源熱泵多能互補最為常見,充分發揮兩種能源的特性優勢,既確保了供熱的穩定性和舒適性,又降低了整體運行費用。這種應用不僅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思考路徑之一,更是憑借在舒適、節費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深受高端客戶的認可。
光伏熱泵2024年可謂是異軍突起的一匹黑馬,表現出極為迅猛的發展勢頭。從2024年的市場反饋來看,光伏熱泵之所以增長顯著,得益于政策推動、技術進步以及市場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協同發力。光伏熱泵這一差異化產品熱度的持續攀升,以及越來越多的熱泵品牌入局光伏熱泵市場,不僅為自身構建差異化解決方案,也為市場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資源、技術和創新理念,進一步豐富了空氣源熱泵采暖市場的產品種類和服務模式,推動整個市場的規模擴張和技術升級。
商用采暖市場品牌格局
相比于熱泵北方采暖零售市場,商用采暖市場其實更為包容,除了家電系品牌以及熱泵專業型品牌之外,專業中央空調品牌也在其中占據了相當的份額,在這其中包括麥克維爾、EK、歐博、天加、盾安、申菱等專業大型冷水機制造企業。專業大型冷水機制造企業對于熱泵采暖市場的占領主要來自于工程市場,眾所周知,他們在市場中早期從制冷需求導入,通過多年的市場經營,在一二級市場中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與人脈資源。當采暖市場逐漸在北方市場成為風向標之后,他們轉而側重在采暖需求端的投入,并且利用既有資源持續變現,而且這類企業在中大型項目中擁有更為強大的競爭力。可以看到是,在北方多個省份中,這些品牌的采暖業績比重逐步加深,同時也牢牢占據頭部工程資源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