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消毒、疫情排查......上海抗疫一線的智能機器人
發表于: 來自:澎湃新聞
在醫院的病房、門診或實驗室里,它們可以邊移動邊消毒;在社區里,它們能在5分鐘內完成200個電話,助力疫情排查;在重點區域和道路,它們不停喊話,作為民警搭檔,協助警務巡邏……這是一群不需要戴口罩、不會被病毒感染的智能機器人。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散的特殊時期,它們挺身而出,在人們的指揮和控制下,發揮各自的高超技能和本領,奮戰在上海防疫抗疫一線。

消毒機器人:消毒徹底,可確保人員安全
在疫情防控中,“消毒”也是有風險的。這個關鍵時候,滬產“自主移動消毒機器人”挺身而出。據悉,由閔行紫竹園區企業——靈至科技與合作伙伴聯合推出的自主移動消毒機器人,目前已開始在武漢、上海進行臨床應用。與真人消毒相比,它不僅工作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可以確保消毒的徹底性和人員的人身安全。
據了解,該款消毒機器人將過氧化氫設備與機器人相結合,在機器人內部裝置消毒系統產生消毒氣體,而且在無人環境下能夠實現自主導航、自主移動,高效、精準地對室內進行360°無死角消毒防疫,還可以模擬人類自由移動的能力,代替人深入疫情嚴重區域,減少因為“消毒”而造成消毒人員感染傳播的可能。
目前,這款消毒機器人已有效作用于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消毒工作中,重點應用于重癥監護病房(ICU)、負壓隔離病房/傳染病房、實驗室(病毒、細菌)、 手術室發熱門診、病理科和檢驗科、藥物配置室/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IVAS)、 供應室、急救車等區域,以及無菌檢查實驗室、微生物檢查實驗室、陽性對照實驗室、取樣間、物料 傳遞間等密閉空間滅菌。
語音機器人:5分鐘完成200個電話,助力疫情排查
社區重點人員排查工作尤為重要。鑒于排查范圍廣、人員多,社區工作者正“挨家挨戶”走訪,為了提升排查工作的效率,普陀區創新探索人工智能語音系統,借助人機對話的形式,在社區試點智能排查工作,讓信息收集得更快更高效。這一創新也是對人工排查方式的有益補充。
當前,普陀區科委會同區地區辦,攜手科創企業共同嘗試在長風新村街道、甘泉路街道推進智能排查試點工作。上海沃豐時代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是普陀區一家從事于語音機器人研發的企業。得知人工電話防控疫情排查工作量大的情況后,該企業主動與區科委聯系,希望將他們的技術與現實場景對接應用。在區科委支持下,企業進行了多輪測試和系統完善,在2天時間內成功開展語音機器人防疫篩查工作。
據工作人員介紹,“200個電話,機器人5分鐘可以完成呼叫,并出統計結果,而人工打電話需要2、3個小時,加上統計表至少需要3、4個小時。”隨著語音機器人試行工作,疫情排查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試點過程中,通過語音機器人自動呼叫目標人群的電話,可以與目標人進行多輪交互式會話,收集和確認信息,包括身份信息、近期活動區域、近期接觸人群、近期癥狀等信息。確認完信息后,語音機器人會自動對信息進行分類統計,每天快速反饋統計結果。
巡邏機器人:協助警務巡邏,可不停喊話
“請大家帶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前往人流密集場所,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就醫。”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上,一個不停喊話的警務巡邏機器人,正在和派出所的民警互為搭檔沿著既定路線巡邏。這個機器人,正是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的“網紅萌瓦力”,它通過機器人語音播報功能,提醒游客時刻注意個人安全防范。
在外灘治安派出所視頻指揮室內,值班民警正通過顯示器仔細觀察著外灘的情況。同時,巡邏機器人還可以通過云端,將數據和圖像實時傳輸到公安后臺系統,而只要預先將巡邏路線輸入機器人“大腦”,巡邏機器人還能實現自動巡航。
智能化機器人的逐漸亮相,開始不斷完成人力所不及之處,既能優秀的完成任務,又能保障群眾的安全。當然機器人只是冰山一角,未來智能化家居將會逐漸登上舞臺,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