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內循環下,見證“深蹲起跳”的格力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8月30日,格力電器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格力電器營業總收入706.0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62億元。其中,第二季度營業總收入環比增長137.67%,歸母凈利潤環比增長208.35%。
這是一份逆勢突圍的成績單。克服了種種不利因素的格力,迎來了發展史上最驚心動魄也最澎湃有力的向上生長。
事實上,在我國啟動內循環實現經濟獨立的深刻背景下,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路口,格力在疫情之下的探索與擔當,不僅為企業自身打開了發展新空間,也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助推經濟內循環的打造出了樣板。
今年上半年,疫情重創實體經濟,空調市場也受此牽連。根據奧維云網(AVC)數據,2020年上半年國內家用空調零售量同比下降14.3%、零售額同比下降26.9%;國內中央空調市場同比下滑22%。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空調市場零售額同比下降22.5%。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格力自然也受到沖擊。董明珠多次公開談及,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格力電器減少了上百億元的收入。
盡管損失巨大,但格力在危機中積極創變,頻頻有大動作。在產品技術研發上,格力研發出了能殺滅空氣中的新冠病毒的空氣凈化器、口罩等防疫物資馳援一線抗疫,圍繞市場需求開發“中國風”系列空調,董明珠親自走進直播間帶貨……憑借自主創新的科技和產品,格力第二季度實現觸底反彈、深蹲起跳。甚至可以預見,格力強勢劃出的這條上揚曲線還只是剛剛起頭。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一個企業的活力和韌勁,在對危機的應對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彰顯。在變局中,格力摸出了一套成熟方案:增強危中尋機的戰略主動、化危為機的戰略智慧,善于在變局中練定力、練魄力、補短板、長本領。具體來說,其發展的核心要訣有兩點:
第一,格力以自主創新深入融入內循環。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基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內外形勢、著眼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新發展格局的核心,是以改革創新對沖發展壓力。對企業而言,要牢牢抓住創新這個驅動發展的不竭動力,盡快打通支撐全流程的創新鏈條,以自主創新深度融入內循環。
面對放緩的全球經濟增長和經濟全球化,內循環無疑將成為中國經濟規模擴張的主要動力。與外循環的“供氧”不同,內循環則是“造血”。如何造血?要靠創新。以空調而論,疫情之下,人們對空調的需求有了更高要求,健康、舒適成為品質的代名詞。冷風不直吹、舒適睡得好、節能不費電、新鮮好空氣、智能全聯動……格力圍繞市場需求研發出了“中國風”系列空調,從市場空白點、無人區切入,精準擊中供給軟肋,以自主創造核心技術造出了健康風、舒適風、節能風、新鮮風、智慧風等,將空調帶入了一個健康新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格力董明珠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新零售模式,實施一系列促銷政策,進一步拉動了市場需求,將格力的創新產品帶入千家萬戶。
第二,格力構建了更具韌性和柔性的產業生態。
隨著內循環的啟動,整個產業將產生巨大的變革。產業端的機會分為兩頭,一頭是高端產業,另一頭是低端產業。高端產業無疑是中國制造的新機遇。與此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構,出現本地化、多元化、分散化趨勢,對我國產業鏈帶來沖擊。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從國家層面,要抓住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的戰略窗口期,加強頂層設計,夯實制造強國的根基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底盤,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安全性和競爭力。
而從企業層面,作為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載體,企業要產業創新生態培育,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性發展。
在巨大的市場動蕩中,格力能夠快速復工復產并實現業績復蘇,
靠的是在產業鏈、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格力不僅打通了產業鏈上下游,并且借助規模優勢和技術積累,構建了更具韌性和柔性的產業生態,這是格力能夠“抗壓”的底氣。
正如董明珠所言:“格力電器是一家掌握空調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的企業,我們的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的,包括空調和小家電等全系列家電產品。”她還表示,希望格力將全品類家電做到最好。“要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要嚴控產品品質,用真誠和誠信來打動人。”
即將走到而立之年的格力,以實干為筆,在歲月的卷軸中繪就“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勝景。如今,走向多元化全球型工業集團的格力,已經勾畫出了一幅底盤扎實、基礎穩固的強大產業鏈全景圖。
- 下一篇: 8月制冷劑R134a大跌
- 上一篇: 原創:臺佳助力南昌紅星美凱龍環球家居博覽中心盛裝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