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持續高漲,被回收的舊家電去了哪里?
發表于: 來自:格力
最近,格力電器“以舊換新”活動在珠海引起了不小關注。老空調換購新空調每臺直減400-800元,再加上商城積分、免費安裝、延保服務等等,給消費者送去了實實在在的福利。但是,在活動優惠和產品升級之外,我們不免還會關注到另一個問題:這些被回收走的舊空調去了哪里?

其實,“以舊換新”并不是一個新概念。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等家用電器更新換代的速度在不斷加快,對消費者而言,把家里的廢舊電器賣出或抵扣比扔在倉庫更有價值,這也是“以舊換新”能持續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那些被換下來的老舊家電實際上也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它們中含有的有色金屬、塑料、橡膠、玻璃等都是可以循環利用的再生資源,部分廢舊電子產品可能還含有金、銀等貴金屬,如果得到合理利用,不僅可以促進資源的可持續,還能創造出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廢舊家電也存在潛在的“危險性”,譬如鉛、鉻、貢、鎘等有害物質,如果處理不當會給環境和人體造成一定損害。而這也給家電回收處理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舊家電都能進入專業的、正規的回收渠道。有數據顯示,我國近八成的的舊家電是被個體商販回收,如果收上來的家電問題不大,很可能在維修之后再次進入二手市場流通,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以空調為例,原本“超期服役”的空調各項性能指標已然下降,維修之后雖然能短暫地維持基本功能,但它存在的隱患和體驗感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再度“超期服役”也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另外,個體商販由于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設備,在老舊空調處理上往往存在暴力拆解的情況,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普遍存在。
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推動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進一步完善,促進廢舊家電規范回收數量大幅提升、廢舊家電交售渠道更加便利。面對每年龐大的家電報廢量,專業的回收體系和完善的產業鏈十分有必要。
而格力的“以舊換新”正是建立在自有的、完備的再生資源處理系統上。從2010年開始,格力先后在鄭州、湖南、珠海、蕪湖、石家莊、天津建立起六大再生資源基地,專業從事廢棄電子電器回收拆解、貴金屬再生利用等工作,格力“以舊換新”活動回收的舊空調,最終也是進入到這里接受專業的處理。
截至目前,格力再生資源公司已累計處理各類電子電器廢棄物超2700萬臺(套),累計總產值達27億元;已轉化再生銅料、鐵料、鋁料、塑料總計約30萬余噸;節省原油35萬余噸,節水約2900萬立方米,節電約1億7000萬度,減少廢水排放約2600萬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000余立方米……
“綠水青山也可以在工業制造領域實現,我們要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既滿足人們消費升級的需要,又實現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目標。”一貫秉承“綠色發展”理念的格力電器,正憑借綠色科技、綠色產品和資源循環將可持續發展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