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補貼11大類產品以舊換新
近日,重慶推出補貼11大類產品以舊換新政策。重慶市補貼11大類產品,具體包括:冰箱(含冰柜)、洗衣機(不含干衣機)、電視(含激光電視)、空調(含家用中央空調)、電腦(品牌機,不含組裝機)、熱水器(含電熱水器、壁掛爐)、家用灶具(含集成灶)、吸油煙機、洗碗機、凈水器、投影儀等。產品須在中國能效或水效標識網備案且達到2級及以上能效,具有統一的國標13位商品編碼。
補貼標準
1.政府補貼。對符合條件的消費者在參與企業實體門店購買補貼范圍內2級能效或水效標準的11大類家電產品給予以舊換新補貼,補貼標準為按照剔除企業所有優惠折扣后成交價格的15%給予立減補貼;對購買1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補貼標準為按照剔除企業所有優惠折扣后成交價格的20%給予立減補貼。每位消費者同類產品只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
2.企業疊加。實施補貼政策的企業,對消費者提交空調、電冰箱(含冰柜)、洗衣機(含干洗衣機 ) 、電視機、熱水器(含電熱水器及燃氣熱水器 ) 、吸油煙機、燃氣灶(含集成灶)、 電腦(含筆記本電腦)、打印機(含復印機、監視器)等9大類任何一件舊家電換購補貼范圍內11大類任何一件新家電的,按照企業自身所有優惠折扣后成交價格的2%再給予疊加立減補貼。
補貼方式
企業在綠色智能家電銷售時,使用服務平臺提供的專用收款設備實現收款。消費者在專用收款設備輸入成交價即可享受政府補貼及企業疊加補貼。消費者實際支付金額為成交價減去政府補貼及企業疊加補貼后的金額。
實施步驟
(一)公開征選參與活動平臺企業。公開征選參與家電銷售企業、家電品牌、服務平臺、回收企業以及第三方審計機構;市商務委(活動執行方)組織專家對申請參與的相關單位進行評定并簽訂協議。
(二)商品目錄匯總。由在渝家電品牌總部企業提供符合補貼范圍的商品名錄和參考零售價格,經(活動執行方)市商務委審核后,交由服務平臺錄入相關系統。
(三)實施企業匯總。經企業申請,各區縣審核推薦,活動執行方審核通過并面向全社會公告無意后,匯總納入執行活動白名單,并交由服務平臺升級改造支付環境。
(四)開展模擬演練及宣傳工作。完成補貼發放演練和壓力測試,開展活動啟動前新聞發布、政策解讀、廣泛宣傳等氛圍營造工作。
(五)全面推進實施。有消費意愿符合條件的消費者,到經廣泛公告的白名單企業購買補貼范圍內的家電,便可享受相關補貼。
(六)做好檔案管理。實施補貼政策的企業,應通過自身以舊換新系統或者其他方式,建立以舊換新發貨、送貨及退貨等臺賬,便于審計機構隨時審核。
(七)做好進度監測。政策補貼服務平臺全程實時監測補貼資金使用情況,當補貼資金使用完畢時,應及時關閉補貼系統,并及時通知所有參與企業,確保活動有序結束。
(八)做好績效統計。各參與企業應建立動態補貼資金墊付臺賬,做好績效評估,并按有關規定上報銷售及回收情況,為優化政策實施提供支撐。
(九)全程跟蹤監控。各區縣、各實施企業及服務平臺、審計機構,采取抽樣審查、適時監控交易臺賬等方式,動態監測補貼資金使用情況,采取有力措施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騙補”“套補”等違紀違法行為,確保財政資金得以安全使用。
(十)做好資金審計與撥付。消費者購買活動商品時,補貼資金由參與企業先行墊付。政策實施起每滿1個月,經區縣商務主管部門和第三方審計機構審定后,服務平臺及時撥付企業累計墊資總額的60%,滿2個月后,撥付上一輪企業墊資的20%,整個活動結束后,經區縣商務主管部門和第三方審計機構審核后,1個月內撥付剩余墊資資金。
- 下一篇: 【2024半年報】西北市場圖解
- 上一篇: 【2024半年報】西南市場圖解